岁时,在亚眠读高中的马克龙爱上了已婚已育、大他24岁的语文老师布丽吉特。父母安排他转学到巴黎,以终止这场不同寻常的师生恋,马克龙接受了这一决定;2008年,马克龙辞去高级公务员职位,成为一名“投行男”,单笔交易就将280万欧元纳入囊中;2012年奥朗德胜选后,马克龙成为法国1962年以来最年轻的经济部长。
马克龙的好友兼伴郎、经济学家马克费拉奇这样说:“他离开亚眠,是为了自由地和布丽吉特相处;他加入银行界,是为了取得财务自由;他辞去经济部长参选,是为了追求他向往的政治自由。”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在研究中总结出了成功者的经验:把自己的目标分为几个阶段,并在完成每个阶段目标后奖励自己。
在职场的发展中,对自己进行阶段性的目标设置,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前进。面对发展中的困难,我们更可以把问题拆分,逐步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从而突破困境,获得提升。
自去年11月参选以来,马克龙因个人魅力突出而人气颇旺,但他始终未能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被竞选对手称作“无政纲先生”。
面对质疑马克龙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今年3月初,他将社会政策偏左、经济政策偏右的完整纲领和盘托出。他说:“我来自左翼,但乐意采纳右翼的优点。我从不因循守旧。”
在当今这个迅速变革的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鲜的事物应运而生,根本没有经验可循,只能凭借着个人的勇气和实力,去探索去开拓,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循守旧有时候就意味着死路一条,面对变革,只有不断的创新,打破常规,才能迎来一片生机。
2016年4月,马克龙已经表达了自己希望参选2017年法国总统的愿望,但此想法受到了社会党内部分势力的阻挠。于是马克龙在2016年11月正式宣布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与竞选,不寻求社会党支持,并创立新的政治派别——“前进运动”。
2016年底,他出版了介绍自己政见的宣传书籍《革命》,随即成为畅销书,已经售出20万册,其本人的支持率也水涨船高。
马克龙自称超越党派,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没有任何政治选举经验。因此,他把自己的竞选之路比作“长征”。他说,左翼右翼并不重要,“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政治纲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克龙的过人之处,在参选总统的愿望遭到阻挠时,他就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与竞选,而正是这一非常规的方式给了他当上总统的机会。对于职场来说,当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脱身开来,或者主动去“破坏日常思维”时,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更丰富的思考,这样往往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马克龙都堪称“年少得志”:他毕业于法国顶级高中——巴黎亨利四世国立中学,随后就读巴黎第十大学、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等名校,攻读哲学、财经等专业。
2012年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就职法国总统后,马克龙弃商从政,被任命为副秘书长。2014年8月,法国政府改组,时年36岁的马克龙出任法国经济、工业和数字经济部长,年纪之轻而任职之要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屈指可数。
从学霸到总统,马克龙一路都是顺风顺水,如果没有优秀的底子,谁又能有这样的开挂经历?
身在职场的你,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吗?你是否精通自己的业务?你是否勤奋敬业,每件事都能做到极致?你是否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如果你还不够优秀,想要更好的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自我提升,让自己更优秀吧!
在情感方面,从高中时期开始,马克龙便已爱上了大自己24岁的语文老师布丽吉特。试想,如果没有成熟的心理年龄,16岁的少年是无法和40岁的女人进行情感沟通的。在这场师生恋遭到父母阻止后,马克龙在转学前往巴黎读书前,对布丽吉特说:“我会回来娶你的。”在14年后,马克龙终于兑现了对老师许下的婚姻誓言。
在事业方面,马克龙27岁到法国经济部任职,30岁辞职,在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任投资银行家,促成了雀巢和辉瑞之间的著名交易。2012年,马克龙正式弃商从政,随奥朗德胜选进入爱丽舍宫并被任命为副秘书长。
如果没有成熟的心理,年轻的马克龙何以担当如此重任?反过来看,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巨婴”无处不在,如果你是领导,你会让这样的人担当重任吗?
心理健康专家认为,一个人拥有成熟的心理和人格,不管是对人对事,还是对感情,都会有自己独到而又成熟的见解,这些人冷静沉稳,对于喜怒哀乐,都能够合理的控制,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